什么是“网络钓鱼”?

作者:佚名  浏览量:127  发布时间:2022-11-11

[标签:描述]
&nbsp;&nbsp;网络钓鱼(Phishing&#8206;,与钓鱼的英语fishing&#8206;发音相近,又名钓鱼法或钓鱼式攻击)是通过大量发送声称来自于银行或其他知名机构的欺骗性垃圾邮件,意图引诱收信人给出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口令、帐号 ID 、 ATM PIN 码或信用卡详细信息)的一种攻击方式。<br/>&nbsp;&nbsp;最典型的网络钓鱼攻击将收信人引诱到一个通过精心设计与目标组织的网站非常相似的钓鱼网站上,并获取收信人在此网站上输入的个人敏感信息,通常这个攻击过程不会让受害者警觉。它是“社会工程攻击”的一种形式。
案例
早期的案例主要在美国发生,但随着亚洲地区的因特网服务日渐普遍,有关攻击亦开始在亚洲各地出现。<br/>&nbsp;&nbsp;从外观看,与真正的银行网站无异,但却在用户以为是真正的银行网站而使用网络银行等服务时将用户的账号及密码窃取,从而使用户蒙受损失。防止在这类网站受害的最好办法就是记住正宗网站的网址,并当链接到一个银行网站时,对网址进行仔细对比。在2003年,于香港亦有多宗案例,指有网站假冒并尚未开设网上银行服务的银行,利用虚假的网站引诱客户在网上进行转帐,但其实把资金转往网站开设者的户口内。<br/>&nbsp;&nbsp;而从2004年开始,有关诈骗亦开始在中国大陆出现,曾出现过多起假冒银行网站,比如假冒的中国工商银行网站。
什么是网络钓鱼? 
   网络钓鱼 (Phishing)攻击者利用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和伪造的 Web 站点来进行网络诈骗活动,受骗者往往会泄露自己的私人资料,如信用卡号、银行卡账户、身份证号等内容。<br/>&nbsp;&nbsp;诈骗者通常会将自己伪装成网络银行、在线零售商和信用卡公司等可信的品牌,骗取用户的私人信息。 
如何防备网络钓鱼? 
不要在网上留下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任何资料,包括手机号码、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码等。 
不要把自己的隐私资料通过网络传输,包括银行卡号码、身份证号、电子商务网站账户等资料不要通过QQ 、MSN 、Email 等软件传播,这些途径往往可能被黑客利用来进行诈骗。<br/>&nbsp;&nbsp; 
不要相信网上流传的消息,除非得到权威途径的证明。如网络论坛、新闻组、 QQ 等往往有人发布谣言,伺机窃取用户的身份资料等。 
不要在网站注册时透露自己的真实资料。例如住址、住宅电话、手机号码、自己使用的银行账户、自己经常去的消费场所等。<br/>&nbsp;&nbsp;骗子们可能利用这些资料去欺骗你的朋友。 
如果涉及到金钱交易、商业合同、工作安排等重大事项,不要仅仅通过网络完成,有心计的骗子们可能通过这些途径了解用户的资料,伺机进行诈骗。 
不要轻易相信通过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等发布的中奖信息、促销信息等,除非得到另外途径的证明。<br/>&nbsp;&nbsp;正规公司一般不会通过电子邮件给用户发送中奖信息和促销信息,而骗子们往往喜欢这样进行诈骗。
1、个人与机构应该分别做哪些防范?
对个人用户的建议:
1、提高警惕,不登录不熟悉的网站,键入网站地址的时候要校对,以防输入错误误入狼窝,细心就可以发现一些破绽。<br/>&nbsp;&nbsp;
2、不要打开陌生人的电子邮件,更不要轻信他人说教,特别是即时通讯工具上的传来的消息,很有可能是病毒发出的。
3、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病毒知识库和操作系统(如Windows)补丁。
4、将敏感信息输入隐私保护,打开个人防火墙。
5、 收到不明电子邮件时不要点击其中的任何链接。<br/>&nbsp;&nbsp;登录银行网站前,要留意浏览器地址栏,如果发现网页地址不能修改,最小化IE窗口后仍可看到浮在桌面上的网页地址等现象,请立即关闭IE窗口,以免账号密码被盗。
对于企业用户的建议:
1、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2、加强电脑安全管理,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升级操作系统补丁。<br/>&nbsp;&nbsp;
3、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及时培训网络安全知识。
4、一旦发现有害网络,要及时在防火墙中屏蔽它。 
5。 为避免被“网络钓鱼”冒名,最重要的是加大制作网站的难度。具体办法包括:“不使用弹出式广告”、“不隐藏地址栏”、“不使用框架”等。这种防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旦网站名称被“网络钓鱼”者利用的话,企业也会被卷进去,所以应该在泛滥前做好准备。<br/>&nbsp;&nbsp;
   
  利用社会工程学 揭开网络钓鱼(Phishing)秘密
网络钓鱼(Phishing),并不是一种新的入侵方法,但是它的危害范围却在逐渐扩大,并成为近期威胁网络安全的最大危害之一。你了解Phishing吗?与传统的入侵方式相比,它有什么显著特点呢?典型的Phishing案例有哪些?如何防范被Phishing呢?
南方的早春总是伴着绵绵细雨,难得今天是个晴朗天,某服装公司的张经理带着十几个重要员工来到郊外一个鱼塘进行垂钓活动。<br/>&nbsp;&nbsp;张经理放置好钓具后,便打开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并连上网络,他想利用这点时间处理一下最近的一笔生意。秘书见他在这种时候还离不开工作,便劝他:“经理,今天是游玩的日子,难得放松一下,今天还是不要处理公司业务了吧……您不怕钓竿被鱼叼走了?”张经理对秘书笑了笑,看着身前的钓竿缓缓说道:“都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但是如果不知道提竿的时机,即将到手的鱼也会溜走的。<br/>&nbsp;&nbsp;等这笔生意谈妥,我再休息也不迟。”说罢又继续低头敲键盘。
生意终于谈妥,客户把货款转入张经理的银行账户,张经理笑了:“这条大鱼终于被我钓到了。”然后他登上网络银行账户查看转账情况。当页面上显示出账户剩余金额时,张经理心里一紧,接着有了晕眩的感觉:账户里原来的存款不翼而飞,页面里惟有客户刚刚转入的货款,仿佛在嘲笑着张经理。<br/>&nbsp;&nbsp;
张经理做梦也没想到,这一次,他成了别人钓上的鱼,而且是大鱼。
释疑网络钓鱼
网络钓鱼(Phishing),并不是一种新的入侵方法,但是它的危害范围却在逐渐扩大,成为近期最严重的网络威胁之一。Phishing就是指入侵者通过处心积虑的技术手段伪造出一些以假乱真的网站和诱惑受害者根据指定方法操作的email等方法,使得受害者“自愿”交出重要信息或被窃取重要信息(例如银行账户密码)的手段。<br/>&nbsp;&nbsp;入侵者并不需要主动攻击,他只需要静静等候这些钓竿的反应并提起一条又一条鱼就可以了,就好像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看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会说,这不是社会工程学吗?两者都是骗人的手段啊。不错,网络钓鱼里面的确有社会工程学的影子,但是与后者相比,网络钓鱼更趋向于技术方面,因为它不仅仅是欺骗,里面还必须掺入技术成分,否则如果连“垂钓者”自己都无法控制“钓竿”的话,又怎么可能钓到鱼呢?
视觉陷阱:网页背后的钓竿
警察正在分析张经理那台笔记本电脑硬盘里的数据,张经理本人在报案时因心脏病发作而住进了医院。<br/>&nbsp;&nbsp;由于无法得知张经理最后一次登录网络银行的时间,而且系统里也没有感染任何偷盗账号的后门程序,案件变得有点扑朔迷离起来。一个分析员无意中打开了Foxmail,发现最后一封信件是银行发送的,主题为“XX网络银行关于加强账户安全的通告”,分析员预测案件与这封信件有重大关系,马上打开阅读。<br/>&nbsp;&nbsp;这是一封HTML网页模板的信件,内容大意为银行为了加强账户安全而升级了系统,请各位客户尽快重新设置账户密码,末尾还给出了设置密码的URL链接。
幕后黑手果然在这里!分析员马上查看信件源代码,很快就找出了其中的猫腻:正如常说的 “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这个邮件的作者采用了“看的一套,进的一套”这种简单的欺骗手法,入侵者利用HTML语言里URL标记的特性,把它写成了这样:“〈A HREF=" "〉 笑声来了,即使一条太小,积累起来的数目也会变得相当可观了。<br/>&nbsp;&nbsp;在金钱的诱惑下,“垂钓者”一次又一次提竿,殊不知,他自己也是被金钱钓竿钓上的一条鱼。 
拙劣手段成功的关键
为什么如此拙劣的技术却能频频得手呢?在你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呢?你会采取什么样的预防措施呢?
因为网络钓鱼充分利用了人们的心理漏洞,首先,人们收到银行这类影响力很大的商务邮件时几乎都会紧张,很多人都不曾怀疑信件的真实性,更会下意识地根据要求打开邮件里面指定的URL进行操作;其次,页面打开后,我们通常都只会留意页面内容而不会注意浏览器地址栏的显示,正是这点让“垂钓者”有了可乘之机。<br/>&nbsp;&nbsp;
其实“垂钓者”们是可以利用IE的URL欺骗漏洞把自己伪装得更像一回事似的,只是现在IE普遍打了补丁,这种情况下还使用这个漏洞就会“不打自招”了,所以只有极少数“垂钓者”会采用这个方法,有的“垂钓者”根本连个看起来“比较正规”的域名都没有,而是采用IP地址形式甚至直接光明正大把真实地址显示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因为他们知道,除非出现意外情况,否则大部分人根本是不会注意浏览器的地址栏的。<br/>&nbsp;&nbsp;
这里顺便提一下那封email,为什么张经理会上当呢?纵然,如果那封email的发件人地址不是银行网站的,那么白痴都看得出来这是伪造的邮件。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这封email的发件人地址清清楚楚写着该银行网站的技术支持信箱地址!“垂钓者”是怎么做到的呢?很简单,一些未经设置的email服务器并不会验证用户信息是否真实,于是骗子用这样的邮件服务器发送一封伪造了发件人地址的信件简直是易如反掌。<br/>&nbsp;&nbsp;反钓鱼攻击是IE 7在安全方面的一个重要更新。每次打开新页面,为了检测该页面是否存在钓鱼攻击,我们可以看到在IE窗口的右下会显示一个警报的标志。 
看到这个警报的提示,我们可以手动进行反钓鱼攻击的检测程序,或者打开自动检测检测功能。另外,还可以向微软汇报一个带有钓鱼攻击的站点URL,微软的网上数据库会将此地址收入,并提供给其他用户作为参考。<br/>&nbsp;&nbsp;采用这种群策群力对抗系统威胁的方式,使得遭受攻击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
&nbsp;&nbsp;网络钓鱼(Phishing&#8206;,与钓鱼的英语fishing&#8206;发音相近,又名钓鱼法或钓鱼式攻击)是通过大量发送声称来自于银行或其他知名机构的欺骗性垃圾邮件,意图引诱收信人给出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口令、帐号 ID 、 ATM PIN 码或信用卡详细信息)的一种攻击方式。<br/>&nbsp;&nbsp;最典型的网络钓鱼攻击将收信人引诱到一个通过精心设计与目标组织的网站非常相似的钓鱼网站上,并获取收信人在此网站上输入的个人敏感信息,通常这个攻击过程不会让受害者警觉。它是“社会工程攻击”的一种形式。
案例
早期的案例主要在美国发生,但随着亚洲地区的因特网服务日渐普遍,有关攻击亦开始在亚洲各地出现。<br/>&nbsp;&nbsp;从外观看,与真正的银行网站无异,但却在用户以为是真正的银行网站而使用网络银行等服务时将用户的账号及密码窃取,从而使用户蒙受损失。防止在这类网站受害的最好办法就是记住正宗网站的网址,并当链接到一个银行网站时,对网址进行仔细对比。在2003年,于香港亦有多宗案例,指有网站假冒并尚未开设网上银行服务的银行,利用虚假的网站引诱客户在网上进行转帐,但其实把资金转往网站开设者的户口内。<br/>&nbsp;&nbsp;而从2004年开始,有关诈骗亦开始在中国大陆出现,曾出现过多起假冒银行网站,比如假冒的中国工商银行网站。
什么是网络钓鱼? 
   网络钓鱼 (Phishing)攻击者利用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和伪造的 Web 站点来进行网络诈骗活动,受骗者往往会泄露自己的私人资料,如信用卡号、银行卡账户、身份证号等内容。<br/>&nbsp;&nbsp;诈骗者通常会将自己伪装成网络银行、在线零售商和信用卡公司等可信的品牌,骗取用户的私人信息。 
如何防备网络钓鱼? 
不要在网上留下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任何资料,包括手机号码、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码等。 
不要把自己的隐私资料通过网络传输,包括银行卡号码、身份证号、电子商务网站账户等资料不要通过QQ 、MSN 、Email 等软件传播,这些途径往往可能被黑客利用来进行诈骗。<br/>&nbsp;&nbsp; 
不要相信网上流传的消息,除非得到权威途径的证明。如网络论坛、新闻组、 QQ 等往往有人发布谣言,伺机窃取用户的身份资料等。 
不要在网站注册时透露自己的真实资料。例如住址、住宅电话、手机号码、自己使用的银行账户、自己经常去的消费场所等。<br/>&nbsp;&nbsp;骗子们可能利用这些资料去欺骗你的朋友。 
如果涉及到金钱交易、商业合同、工作安排等重大事项,不要仅仅通过网络完成,有心计的骗子们可能通过这些途径了解用户的资料,伺机进行诈骗。 
不要轻易相信通过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等发布的中奖信息、促销信息等,除非得到另外途径的证明。<br/>&nbsp;&nbsp;正规公司一般不会通过电子邮件给用户发送中奖信息和促销信息,而骗子们往往喜欢这样进行诈骗。
1、个人与机构应该分别做哪些防范?
对个人用户的建议:
1、提高警惕,不登录不熟悉的网站,键入网站地址的时候要校对,以防输入错误误入狼窝,细心就可以发现一些破绽。<br/>&nbsp;&nbsp;
2、不要打开陌生人的电子邮件,更不要轻信他人说教,特别是即时通讯工具上的传来的消息,很有可能是病毒发出的。
3、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病毒知识库和操作系统(如Windows)补丁。
4、将敏感信息输入隐私保护,打开个人防火墙。
5、 收到不明电子邮件时不要点击其中的任何链接。<br/>&nbsp;&nbsp;登录银行网站前,要留意浏览器地址栏,如果发现网页地址不能修改,最小化IE窗口后仍可看到浮在桌面上的网页地址等现象,请立即关闭IE窗口,以免账号密码被盗。
对于企业用户的建议:
1、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2、加强电脑安全管理,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升级操作系统补丁。<br/>&nbsp;&nbsp;
3、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及时培训网络安全知识。
4、一旦发现有害网络,要及时在防火墙中屏蔽它。 
5。 为避免被“网络钓鱼”冒名,最重要的是加大制作网站的难度。具体办法包括:“不使用弹出式广告”、“不隐藏地址栏”、“不使用框架”等。这种防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旦网站名称被“网络钓鱼”者利用的话,企业也会被卷进去,所以应该在泛滥前做好准备。<br/>&nbsp;&nbsp;
   
  利用社会工程学 揭开网络钓鱼(Phishing)秘密
网络钓鱼(Phishing),并不是一种新的入侵方法,但是它的危害范围却在逐渐扩大,并成为近期威胁网络安全的最大危害之一。你了解Phishing吗?与传统的入侵方式相比,它有什么显著特点呢?典型的Phishing案例有哪些?如何防范被Phishing呢?
南方的早春总是伴着绵绵细雨,难得今天是个晴朗天,某服装公司的张经理带着十几个重要员工来到郊外一个鱼塘进行垂钓活动。<br/>&nbsp;&nbsp;张经理放置好钓具后,便打开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并连上网络,他想利用这点时间处理一下最近的一笔生意。秘书见他在这种时候还离不开工作,便劝他:“经理,今天是游玩的日子,难得放松一下,今天还是不要处理公司业务了吧……您不怕钓竿被鱼叼走了?”张经理对秘书笑了笑,看着身前的钓竿缓缓说道:“都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但是如果不知道提竿的时机,即将到手的鱼也会溜走的。<br/>&nbsp;&nbsp;等这笔生意谈妥,我再休息也不迟。”说罢又继续低头敲键盘。
生意终于谈妥,客户把货款转入张经理的银行账户,张经理笑了:“这条大鱼终于被我钓到了。”然后他登上网络银行账户查看转账情况。当页面上显示出账户剩余金额时,张经理心里一紧,接着有了晕眩的感觉:账户里原来的存款不翼而飞,页面里惟有客户刚刚转入的货款,仿佛在嘲笑着张经理。<br/>&nbsp;&nbsp;
张经理做梦也没想到,这一次,他成了别人钓上的鱼,而且是大鱼。
释疑网络钓鱼
网络钓鱼(Phishing),并不是一种新的入侵方法,但是它的危害范围却在逐渐扩大,成为近期最严重的网络威胁之一。Phishing就是指入侵者通过处心积虑的技术手段伪造出一些以假乱真的网站和诱惑受害者根据指定方法操作的email等方法,使得受害者“自愿”交出重要信息或被窃取重要信息(例如银行账户密码)的手段。<br/>&nbsp;&nbsp;入侵者并不需要主动攻击,他只需要静静等候这些钓竿的反应并提起一条又一条鱼就可以了,就好像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看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会说,这不是社会工程学吗?两者都是骗人的手段啊。不错,网络钓鱼里面的确有社会工程学的影子,但是与后者相比,网络钓鱼更趋向于技术方面,因为它不仅仅是欺骗,里面还必须掺入技术成分,否则如果连“垂钓者”自己都无法控制“钓竿”的话,又怎么可能钓到鱼呢?
视觉陷阱:网页背后的钓竿
警察正在分析张经理那台笔记本电脑硬盘里的数据,张经理本人在报案时因心脏病发作而住进了医院。<br/>&nbsp;&nbsp;由于无法得知张经理最后一次登录网络银行的时间,而且系统里也没有感染任何偷盗账号的后门程序,案件变得有点扑朔迷离起来。一个分析员无意中打开了Foxmail,发现最后一封信件是银行发送的,主题为“XX网络银行关于加强账户安全的通告”,分析员预测案件与这封信件有重大关系,马上打开阅读。<br/>&nbsp;&nbsp;这是一封HTML网页模板的信件,内容大意为银行为了加强账户安全而升级了系统,请各位客户尽快重新设置账户密码,末尾还给出了设置密码的URL链接。
幕后黑手果然在这里!分析员马上查看信件源代码,很快就找出了其中的猫腻:正如常说的 “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这个邮件的作者采用了“看的一套,进的一套”这种简单的欺骗手法,入侵者利用HTML语言里URL标记的特性,把它写成了这样:“〈A HREF=" "〉 笑声来了,即使一条太小,积累起来的数目也会变得相当可观了。<br/>&nbsp;&nbsp;在金钱的诱惑下,“垂钓者”一次又一次提竿,殊不知,他自己也是被金钱钓竿钓上的一条鱼。 
拙劣手段成功的关键
为什么如此拙劣的技术却能频频得手呢?在你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呢?你会采取什么样的预防措施呢?
因为网络钓鱼充分利用了人们的心理漏洞,首先,人们收到银行这类影响力很大的商务邮件时几乎都会紧张,很多人都不曾怀疑信件的真实性,更会下意识地根据要求打开邮件里面指定的URL进行操作;其次,页面打开后,我们通常都只会留意页面内容而不会注意浏览器地址栏的显示,正是这点让“垂钓者”有了可乘之机。<br/>&nbsp;&nbsp;
其实“垂钓者”们是可以利用IE的URL欺骗漏洞把自己伪装得更像一回事似的,只是现在IE普遍打了补丁,这种情况下还使用这个漏洞就会“不打自招”了,所以只有极少数“垂钓者”会采用这个方法,有的“垂钓者”根本连个看起来“比较正规”的域名都没有,而是采用IP地址形式甚至直接光明正大把真实地址显示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因为他们知道,除非出现意外情况,否则大部分人根本是不会注意浏览器的地址栏的。<br/>&nbsp;&nbsp;
这里顺便提一下那封email,为什么张经理会上当呢?纵然,如果那封email的发件人地址不是银行网站的,那么白痴都看得出来这是伪造的邮件。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这封email的发件人地址清清楚楚写着该银行网站的技术支持信箱地址!“垂钓者”是怎么做到的呢?很简单,一些未经设置的email服务器并不会验证用户信息是否真实,于是骗子用这样的邮件服务器发送一封伪造了发件人地址的信件简直是易如反掌。<br/>&nbsp;&nbsp;反钓鱼攻击是IE 7在安全方面的一个重要更新。每次打开新页面,为了检测该页面是否存在钓鱼攻击,我们可以看到在IE窗口的右下会显示一个警报的标志。 
看到这个警报的提示,我们可以手动进行反钓鱼攻击的检测程序,或者打开自动检测检测功能。另外,还可以向微软汇报一个带有钓鱼攻击的站点URL,微软的网上数据库会将此地址收入,并提供给其他用户作为参考。<br/>&nbsp;&nbsp;采用这种群策群力对抗系统威胁的方式,使得遭受攻击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
&nbsp;&nbsp;网络钓鱼(Phishing)一词,是“Fishing”和“Phone”的综合体,是常见的网络诈欺行为。该词嫁接了fishing和phone,该词起源于1996年左右,黑客起初利用电子邮件作为诱饵,盗用美国在线的帐号和密码,后来鉴于最早的黑客是用电话线作案,所以黑客们常常用Ph来取代f,就形成了今天的Phishing一词。<br/>&nbsp;&nbsp; 
“网络钓鱼”攻击利用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和伪造的Web站点来进行诈骗活动,受骗者往往会泄露自己的财务数据,如信用卡号、账户用户名、口令和社保编号等内容。诈骗者通常会将自己伪装成知名银行、在线零售商和信用卡公司等可信的品牌,在所有接触诈骗信息的用户中,有高达5%的人都会对这些骗局做出响应。<br/>&nbsp;&nbsp; 
常见的网络钓鱼手段 
“网络钓鱼”的主要伎俩在于仿冒某些公司的网站或电子邮件,然后对其中的程序代码动手脚,如果使用者信以为真地按其链接和要求填入个人重要资料,资料将被传送到诈骗者手中。 实际上,不法分子在实施网络诈骗的犯罪活动过程中,经常采取以上几种手法交织、配合进行,还有的通过手机短信、QQ、MSN进行各种各样的asdflkjsdafssdf sdfasdfsad“网络钓鱼”不法活动。<br/>&nbsp;&nbsp;也有一个游戏叫网络钓鱼,也蛮好玩得。 
一 发送电子邮件,以虚假信息引诱用户中圈套。 诈骗分子以垃圾邮件的形式大量发送欺诈性邮件,这些邮件多以中奖、顾问、对帐等内容引诱用户在邮件中填入金融账号和密码,或是以各种紧迫的理由要求收件人登录某网页提交用户名、密码、身份证号、信用卡号等信息,继而盗窃用户资金。<br/>&nbsp;&nbsp; 06年2月份发现的一种骗取美邦银行(Smith Barney)用户的帐号和密码的“网络钓鱼”电子邮件,该邮件利用了IE的图片映射地址欺骗漏洞,并精心设计脚本程序,用一个显示假地址的弹出窗口遮挡住了IE浏览器的地址栏,使用户无法看到此网站的真实地址。<br/>&nbsp;&nbsp;当用户使用未打补丁的Outlook打开此邮件时,状态栏显示的链接是虚假的。而用户点击链接时,实际连接的是钓鱼网站http://**。41。155。60:87/s。该网站页面酷似 Smith Barney银行网站的登陆界面,但是用户一旦输入了自己的帐号密码,这些信息就会被黑客窃取。<br/>&nbsp;&nbsp; 
二 建立假冒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站,骗取用户帐号密码实施盗窃。 犯罪分子建立起域名和网页内容都与真正网上银行系统、网上证券交易平台极为相似的网站,引诱用户输入账号密码等信息,进而通过真正的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系统或者伪造银行储蓄卡、证券交易卡盗窃资金;还有的利用跨站脚本,即利用合法网站服务器程序上的漏洞,在站点的某些网页中插入恶意Html代码,屏蔽住一些可以用来辨别网站真假的重要信息,利用cookies窃取用户信息。<br/>&nbsp;&nbsp; 
如曾出现过的某假冒银行网站,网址为  ,而真正银行网站是  ,犯罪分子利用数字1和字母i非常相近的特点企图蒙蔽粗心的用户。 
又如2004年7月发现的某假公司网站(网址为  ),而真正网站为  ,诈骗者利用了小写字母l和数字1很相近的障眼法。<br/>&nbsp;&nbsp;诈骗者通过QQ散布“XX集团和XX公司联合赠送QQ币”的虚假消息,引诱用户访问。而一旦用户访问该网站,首先生成一个弹出窗口,上面显示“免费赠送QQ币”的虚假消息。而就在该弹出窗口出现的同时,恶意网站主页面在后台即通过多种IE漏洞下载病毒程序 lenovo。<br/>&nbsp;&nbsp;exe(TrojanDownloader。Rlay),并在2秒钟后自动转向到真正网站主页,用户在毫无觉察中就感染了病毒。病毒程序执行后,将下载该网站上的另一个病毒程序bbs5。exe,用来窃取用户的传奇帐号、密码和游戏装备。当用户通过QQ聊天时,还会自动发送包含恶意网址的消息。<br/>&nbsp;&nbsp; 
三 利用虚假的电子商务进行诈骗。 此类犯罪活动往往是建立电子商务网站,或是在比较知名、大型的电子商务网站上发布虚假的商品销售信息,犯罪分子在收到受害人的购物汇款后就销声匿迹。如2003年,罪犯佘某建立“奇特器材网”网站,发布出售间谍器材、黑客工具等虚假信息,诱骗顾主将购货款汇入其用虚假身份在多个银行开立的帐户,然后转移钱款的案件。<br/>&nbsp;&nbsp;除少数不法分子自己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外,大部分人采用在知名电子商务网站上,如“易趣”、“淘宝”、“阿里巴巴”等,发布虚假信息,以所谓“超低价”、“免税”、“走私货”、“慈善义卖”的名义出售各种产品,或以次充好,以走私货充行货,很多人在低价的诱惑下上当受骗。<br/>&nbsp;&nbsp;网上交易多是异地交易,通常需要汇款。不法分子一般要求消费者先付部分款,再以各种理由诱骗消费者付余款或者其他各种名目的款项,得到钱款或被识破时,就立即切断与消费者的联系。 
四 利用木马和黑客技术等手段窃取用户信息后实施盗窃活动。 木马制作者通过发送邮件或在网站中隐藏木马等方式大肆传播木马程序,当感染木马的用户进行网上交易时,木马程序即以键盘记录的方式获取用户账号和密码,并发送给指定邮箱,用户资金将受到严重威胁。<br/>&nbsp;&nbsp;如05年网上出现的盗取某银行个人网上银行帐号和密码的木马Troj_HidWebmon及其变种,它甚至可以盗取用户数字证书。又如去年出现的木马“证券大盗”,它可以通过屏幕快照将用户的网页登录界面保存为图片,并发送给指定邮箱。黑客通过对照图片中鼠标的点击位置,就很有可能破译出用户的账号和密码,从而突破软键盘密码保护技术,严重威胁股民网上证券交易安全。<br/>&nbsp;&nbsp;又如2004年3月陈某盗窃银行储户资金一案,陈通过其个人网页向访问者的计算机种植木马,进而窃取访问者的银行帐户和密码,再通过电子银行转帐实施盗窃行为。 
五 利用用户弱口令等漏洞破解、猜测用户帐号和密码。 不法分子利用部分用户贪图方便设置弱口令的漏洞,对银行卡密码进行破解。<br/>&nbsp;&nbsp;如2004年10月,三名犯罪分子从网上搜寻某银行储蓄卡卡号,然后登陆该银行网上银行网站,尝试破解弱口令,并屡屡得手。 
对网络钓鱼的防范 
1。对要求重新输入账号信息,否则将停掉信用卡账号之类的邮件不予理睬。 
2。更重要的是,不要回复或者点击邮件的链接——如果你想核实电子邮件的信息,使用电话,而非鼠标;若想访问某个公司的网站,使用浏览器直接访问,而非点击邮件中的链接。<br/>&nbsp;&nbsp; 
3。 留意网址——多数合法网站的网址相对较短,通常以。com或者。gov结尾,仿冒网站的地址通常较长,只是在其中包括合法的企业名字(甚至根本不包含)。同时开启反网络钓鱼(anti-phishing)工具来防范,因为眼睛看到的是正确网址,但工具看到的才是真正机器码。<br/>&nbsp;&nbsp; 
4。避免开启来路不明的电子邮件及文件,网络钓鱼经常会伴随着间谍软件同时潜入,所以我们还需要安装专业的反间谍/反木马专业产品(如:上网助手的“反钓鱼专家”),打开个人网络防火墙,及时升级病毒知识库和操作系统补丁。 
5。使用网络银行时,选择使用网络凭证及约定账户方式进行转账交易,不要在网吧、公用计算机上和不明的地下网站做在线交易或转账。<br/>&nbsp;&nbsp; 
6。大部分的“网络钓鱼”信件是使用英文,除非你在国外申请该服务,不然应该都收到中文信件。 
7。将可疑软件转发给网络安全机构或直接提交给上网助手(上传可疑进程),共同维护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 
8。最后提醒一句,不幸中招者最好尽快更换密码和取消信用卡,或安装专业的反钓鱼软件。<br/>&nbsp;&nbsp; 
对于企业用户的建议: 1、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2、加强电脑安全管理,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升级操作系统补丁。 3、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及时培训网络安全知识。 4、一旦发现有害网络,要及时在防火墙中屏蔽它。 5。 为避免被“网络钓鱼”冒名,最重要的是加大制作网站的难度。<br/>&nbsp;&nbsp;具体办法包括:“不使用弹出式广告”、“不隐藏地址栏”、“不使用框架”等。这种防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旦网站名称被“网络钓鱼”者利用的话,企业也会被卷进去,所以应该在泛滥前做好准备。 

[标签:内容]

本文链接: https://www.bigbaik.com/network/574.html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